城市时
空大数据平台是数字中国时空信息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基础
测绘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,是智慧
城市的基础支撑。开展智
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,是提升
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。
近几年,我国高
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,2014年,国家发
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出台的《关于促
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》提出智
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地理信
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促进城市规划、建设、管理和
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。建设智慧城市,对加快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融合,提升城
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。
2016年,《中共中
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》要求,推进城市智慧管理,到2020年,建成一
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。
近日,自然资
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《智慧城
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技术大纲(2019版)》。主要内
容为建设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试点,指导开
展时空大数据平台构建;鼓励其
在国土空间规划、市政建设与管理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、生态文
明建设以及公众服务中的智能化应用,促进城市科学、高效、可持续发展。
时空大
数据平台是基础时空数据、公共管
理与公共服务涉及专题信息的“最大公约数”、物联网实时感知数据、互联网在线抓取数据、根据本
地特色扩展数据,及其获取、感知、存储、处理、共享、集成、挖掘分析、泛在服务的技术系统。连同云计算环境、政策、标准、机制等支撑环境,以及时
空基准共同组成时空基础设施。其构成下图所示
资料来源: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
智慧城
市建设的典型结构如下图,包括感知层、网络层、计算存储设施层、公共数据库层、公共信息平台层、智慧应用层和用户层,以及制
度安全保障体系和政策标准保障体系。
其中时
空大数据蕴含在公共数据库层,其中基
础时空数据是政务、民务、运营和
感知等其他城市大数据时空化的基础;云平台
是公共信息平台层的重要组成,是其他
专题应用平台的基础性支撑平台。平台运
行服务依赖的云计算环境是计算存储设施层的核心,相关的政策机制、标准规
范等软环境包含在制度安全保障体系和政策标准保障体系中。
资料来源: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
七大应用
依托时空大数据平台,在智能感知、自动解译、无线通
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,选择自然资源管理、警用平台、防灾减灾、公共安全、市场监管、旅游服务等重点领域,海绵城市、地下管廊、信息惠民等重大工程,以及智慧交通、智慧社区等民生方面,开展示范应用。
1.自然资
源管理服务系统
在时空大数据基础上,应扩展
自然资源管理数据。在功能方面,至少包括三大模块:变化发现模块,应包括
历史信息与现状信息融合、人机协
同变化信息提取、可靠性分析等;数据分析挖掘模块,应包含
各类自然资源要素的数量、质量、地理分
布等统计特征分析、空间开发格局分析、时空关联分析、时空模拟分析、发展趋
势与演变规律预测分析等功能;成果展示发布模块,应包含
各类城市自然资源目录、浏览叠加、查询检索、统计分析,以及分析结果、专题地图、指标规范、资料报告等的展示、发布和分发服务。
2.智慧公安系统
在时空大数据基础上,还应扩展房屋实体,并集成户籍人口、流动人
口等统计和个体信息,建立人房关系。建立公
安地理公共信息数据库,公安信
息地理关联数据库,直观再
现全市地形情况、交通状况、公安机
关布控堵截卡点和公安机关、警力的分布状况等;建立全
市统一的警务专用数据采集平台,实现数
据统一采集入库,保持数
据持续动态更新;构建主
要公安业务单位的专题GIS应用,如数字警务GIS应用系统、110指挥中心协同作战、平安城市等GIS应用系统。
3.智慧交通系统
在时空大数据基础上,还应扩
展交通领域直接产生的静态和动态数据、公众互
动交通状况数据、相关行
业数据和重大社会经济活动关联数据。实现的功能模块包括:智慧出行,整合交
通出行服务信息,扩大各
类交通出行信息服务覆盖面,使公众出行更便捷;智慧决策,即以系
统整合和信息交互的思维,整合行业数据,强化交通大数据应用,提高决策水平;智慧运营,即以信
息化促进传统行业转型的思维,形成地面公交、出租汽车、轨道交通、路网建设、汽车服
务等领域的一体化智能管理。
4.智慧城管系统
在时空大数据基础上,还应扩
展城管专题数据集,包括责任网格、城市管理事部件、实景三维高清影像、业务专题数据、地下管线数据等。通过数据比对、清洗、融合等技术手段,对数据进行统一存储、统一管理、统一授权,并提供各类服务。其系统
功能可包括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、核心应用平台、专业拓展平台、市容市貌监管平台、市政设施监管平台、全民城管信息平台、综合执法平台、大数据分析平台等。
5.智慧环保系统
在时空大数据基础上,整合环境业务数据,搜集公众、企业参与数据等,为政府、企业、社会公众提供智能化、可视化
的环保信息管理应用平台,解决环
境监管过程中监测体系分散、决策分析不到位、调控措
施不科学等问题。其主要
功能包括环境监测与预警服务、污染防
治与总量减排服务、风险防
范与应急指挥服务、环境管理服务、环境政
务与公众服务等。
6.智慧社区系统
在时空大数据基础上,还应扩
展网络化管理的社区居民数据、智能家
居报警监测数据、可穿戴
设备感知数据等。以标准服务的方式,提供各
类社区资源服务。全面整
合与社区管理相关的各类管理资源、信息资
源以及社会资源,系统构
建全区统一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,为领导
决策和公众服务打造系统服务管理大平台;对社区
进行街道办网格管理,即时掌
握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类信息动态,提供智能分析,精细量
化日常工作考核,协助快速决策处置。其系统
功能可包括网格化精细办公、居家养老综合服务、平安社区管理、智能物业管理等。
7.智慧旅游系统
在时空大数据基础上,还应扩
展互联网电子地图数据、旅游景
区景点实景影像数据、旅游POI专题数据、旅游基础设施、互联网数据等。对旅游
数据进行分类采集、存储、管理和分析,为旅游
管理部门提供旅游信息资源查询、分析、辅助决策等功能,为旅游
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提供数据基础,为社会
大众提供旅游信息查询咨询服务。其系统
功能可包括智慧旅游公众服务平台应用系统、智慧旅游管控平台、智慧旅
游大数据平台等。
近年来,随着国
内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以及资金的大量投入,智慧城
市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。
据中商
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19-2024年中国
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分析报告》数据显示,截至2016年底,国内100%的副省级以上城市、87%的地级
以上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计划,前三批
智慧城市试点共签约311个城市,重点项
目签约总量超过4000个。总计约500多个城
市已提出智慧城市发展计划或在建智慧城市,预计总
投资规模将达到万亿元级别。
2017年我国智慧城市IT投资规模达到3752亿元,到2021年IT投资规模将达到12341亿元。2018年我国
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7.9万亿元,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25万亿元。整个智
慧城市产业链都会是投资热点。
数据来源: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